2021年6月30日,中國(上海)顯示及功能膜應用技術創新峰會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順利落下帷幕。杉金光電(南京)有限公司開發總監張樂在峰會上發表了《新型顯示技術下偏光片材料技術發展探討》演講,詳細闡述了顯示行業的市場和技術發展趨勢,以及杉金光電在研究和探索偏光片技術發展上所作的努力。
TFT-LCD作為顯示技術的主流持續創新升級,在5G/8K技術推動下,規模持續增長,特別是大尺寸化趨勢加速了顯示面積成長。同時,OLED等新技術與LCD共生共存,互為補充,豐富不同的顯示應用場景。從數據來看,65寸以上TV面板出貨量正以每年13%的年復合增長率快速增長,TV市場預計到2024年,LCD仍占整個市場的97%左右。
偏光片作為最重要的顯示原材料之一,中長期內市場一直處于供應偏緊的狀態。雖然國內的偏光片廠商一直在積極布局,但是與需求相比,中國大陸的偏光片供應仍存在缺口。到2022年,中國大陸的偏光片產能占有量預計達到71%左右,但從整個中國大陸偏光片的市場供需來看,到2025年仍有15%左右需要依賴進口。
大型顯示技術發展趨勢
依靠LCD技術的成熟性,中大型顯示市場更加多元化,并進一步推動大型顯示新型技術的開發與運用。中大型市場作為家庭娛樂、戶外顯示的主力機種,主要包含以下幾個特點:
1、顯示的大屏化。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平均尺寸的大型化,預測平均尺寸從2019年的43.5寸到2024年的48.7寸迅速增長。二是超大型尺寸的大型化,從86寸、98寸到目前105寸、110寸也已量產,通過上下游的共同努力,未來130寸也有開發的可能性。
2、高輝度和高對比度。整機輝度普遍達到1000nit以上,而通過疊屏、分區控光等新技術可以達到百萬級的對比度,可與OLED相媲美。
3、高分辨率和高色域。通過4K和8K技術的普及,以及LCD更高色域的提升,用戶能夠得到更好的視覺體驗。
4、輕薄/無邊款。更加輕薄化的技術使得整機的屏占比和厚度進一步降低,也會提升外觀體驗。
中小型顯示技術發展趨勢
伴隨著更多的應用場景,遠程會議、遠程教育、智能家居應用的進一步提升,中小型顯示在輕薄化、定制化等技術上不斷升級。為增加更多的人機交互功能,In Cell Touch得到進一步的應用。同時,通過家用、車載和醫療行業的視角補償技術,使廣視角產品得到廣泛應用。
伴隨顯示行業日新月異的發展,針對不同應用場景,杉金光電為終端提供了多樣的選擇。
大型偏光片材料技術需求
整個顯示市場的高速發展給人們帶來一系列豐富的視覺體驗。新的顯示形態正逐漸融入我們的生活,杉金光電針對大型應用化的不同需求,在大尺寸偏光片上提出了多樣的選擇。
1、產品大型化。杉金通過多年的上下游合作推進與技術開發,在65寸以上偏光片領域全球占比達到40%以上,同時擁有全球首條2.6米的超寬幅偏光片產線,并在2020年的第二季度實現110寸偏光片產品量產出貨。
2、材料差異化。杉金光電提供豐富的表面處理,滿足顧客需求;開發TV用超薄偏光片,整體厚度降低20%;PET、PMMA和TAC上可擁有不同材料的選擇。
3、功能多樣化。杉金光電針對不同顯示場景,為顧客提供高色域偏光片、高霧度偏光片、λ/4補償偏光片等更多樣化的產品選擇。
4、需求定制化。目前,杉金光電可以提供定制化條形偏光片,滿足地鐵或者車載等應用;針對高亮度終端需求提供高透型偏光片。
? 大型偏光片材料開發
1. 通過在偏光片上層膜上增加低/抗反射、防眩光及高硬度等多種附加功能,從而增強偏光片的顯示可視性,進一步滿足不同情境的使用需求。
2. 針對中大型顯示開發高霧度偏光片,改善面板彩虹紋現象,特別是在疊屏中效果明顯。
中小型偏光片材料技術需求
伴隨智慧辦公、智慧醫療、智慧移動等需求進一步的提升,杉金光電將攜手上下游共同推進中小型偏光片產品的開發。材料差異化方面,針對Touch用產品使用低阻抗的偏光片;在功能多樣化方面,開發視角補償技術,從而在車載和功能顯示上進一步多樣化;對中小型化產品進行了輝度提升,從而降低產品能耗,提升整個產品亮度;在產品定制化方面,推出異形加工技術生產,從而滿足不同客戶異形加工的需求。
1.為了進一步滿足中小型客戶的需求,杉金光電進一步開發中小型薄型偏光片,目前提供75μm-130μm左右超薄偏光片。杉金將開發60μm以下更加超薄的偏光片以進一步滿足終端對于整體薄型化的需求。
2.為了降低整體功耗,提升亮度,杉金光電開發出反射型增亮偏光片。通過在普通中小型用偏光片上增加反射膜,反射光通過在偏光片內部不斷循環,能夠有效提升整體輝度。
3.杉金光電通過開發異形加工技術,滿足手機、車載等相關應用,可以進行梯型、倒角和打孔等異形加工生產。
杉金光電致力于打造市場與技術全球領先的顯示技術企業,目前確定了三階段的發展戰略。
第一階段為平穩過度,進一步深化上下游的合作,打下未來的發展基礎。
第二階段,從現在到2023年,杉金光電將擴大投資,建立研發中心,構建產學研、上下游協同創新的平臺,同時優化產品結構,拓展IT及Mobile偏光片事業,實現超越發展。